校史研究

首页 > 校史研究 > 正文

【荔园建筑】建于桑海之上,坐看桑田变化

作者:档案馆   发表于:2019-11-19 11:42    浏览量:

 

初入深大的新生总会疑惑:学校附近分明不见有海,为何却有海边游泳池、海滨小区这样的地名?

其实,深圳大学依海而建、傍海而生。只是随着时日推移,汪洋被填上了沙土,海上堆砌了楼群。那片海浪声澎湃的地方,如今的白石路以南,即是深大的沧海校区。

矗立在粤海校区的海望楼、海涛楼就是这片“海”最早的“见证者”,它们曾经面海而立,听过潮起潮落,看过沧海桑田。


沧海校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填 海 造 陆

沧海校区常被同学们称为“南区”或“南校区”。深圳大学南校区的建设是在1999年滨海大道通车后才开始的。滨海大道全长约9.65公里,其中7.6公里由填海造陆而成。也是因为填海工程,让深大在寸土寸金的南山区获得了一块用地面积约20.39公顷(约0.2平方公里)的外扩空间。


深圳市规划局对建设南校区的回函

 

随着深圳大学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宽松的教学环境、学习环境,为了高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南区用地的规划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2008年的第“第三次规划修编稿”将总建筑面积由0.2平方公里调整到0.4平方公里。接下来的时间里,沧海校区的桑田变幻开始迅速地演进着。

 

提请审批第三次修编规划方案

 

建 筑 设 计

沧海校区,处处体现了谐调简洁的艺术美的建筑其实是深大人自主设计的。2004年,校方将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新征地的概念设计工作,全交由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设计院为此成立了以高青教授担任组长的专门小组。


关于校园规划修编和新征地规划问题会议纪要

 

沧海校区呈现为东西向的长条形布局,在研究设计方案时,设计人员确立了集约、混合、高效、可持续的设计理念。

鸟瞰整个校区,会发现建筑呈南北相对分布的格局,中间是围合而成的中央步行景观带。这样的设计形成了对外的城市“街墙”,使内部空间保持了适度的集约的同时,能够释放出足够的地面空间。


沧海校区建筑分布图

 

在建筑内部,公众教室、报告厅、展览馆、办公区域等不同功能杂糅在一起;在建筑外部,一层中央步行景观带满足了楼宇间的交通需求,此外还通过架设二层平台,将教学区、生活区与天桥相连。混合的功能设置与立体的交通方式形成高效、便捷的沟通体系。

 

沧海校区设计概念图

 

独具一格的沧海校区建筑群,已是深圳大学的新名片。在2019年的招生宣传片中,沧海校区也成了镜头下的主角。

环顾校区,校区的主体建筑学生公寓、南校区综合服务中心、设计教学楼都以洁白利落的风格令人眼前一亮。其中,浓浓学院风的理工楼和被戏称为“洞洞楼”的传艺楼,甚至成了声名在外的“网红楼”。


 

黄昏时的传艺楼和理工楼

 

结语

2019年,深圳大学部分建筑、景观命名方案公布,原后海校区南区正式被命名为“沧海校区”,并决定在校区立“桑田”石,以此铭记那片逝去的蔚蓝海岸,寓意沧海桑田。


沧海校区与南区运动场

 

沧海校区是深圳大学历史的一个感叹号,见证了深大的迅速发展。同时,它还是深圳这座城市历史的一个省略号,它见证着填海造陆的历史,见证着沧海桑田的变幻。

 

 

文字:黄诗婷 曾佚

排版:曾佚

责编:张宝婧

图文均为原创 如需转载 请联系平台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深圳大学档案馆(粤海校区)

联系电话:(0755)26536138

传真:(0755)26536110

邮箱:dag@szu.edu.cn(综合档案)

xiaoshiguan@szu.edu.cn(校史馆)

dagrs@szu.edu.cn(学生档案)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 粤ICP备11018045号-7 深公网安备440330090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