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阿凯”(Archive)的荔园听闻频道。本期听闻,我们邀请了四位师兄师姐,分别讲述大学时期的宿舍趣闻,描绘当年住在老斋区的别致体验。下面,让我们一起回到80年代的深大……

(播放时间节点:00:44——02:34)
讲述者:1985级管理系莫梅英师姐
居住宿舍:AB 杜鹃斋
故事背景:当年的“五斋”最早以“AB、CD、EF、GH、K”命名。这五栋宿舍离教学楼最近,在早期斋区宿舍群里傲压群芳,占尽了天时地利。后来“五斋”宿舍楼分别以门前植物为名,联结成一个整体,构造十分有趣:碧筠斋傲视东北,黄槐斋盘踞东南,杜鹃斋和红楹斋扼西南、西北上课要道,合欢斋坐镇中心。五斋中,数合欢斋最为热闹,楼底下开设有深大书亭和学生商场,是当年深大勤工助学的重要场所,在没有快递的年代里,这里每天人来人往,生意非一般之兴旺。合欢花的花语是团结友好,和睦相处,合欢斋也正好居于“五斋”中心,联结其余四栋宿舍,不知道当年取名字的时候是不是正有此意呢?比较遗憾的是,因为建设时用了腐蚀性较强的海沙,2004年“五斋”的楼体均出现裂缝,学校当年评估后为安全起见决定忍痛将其拆除,并在原址上新建了一栋高层宿舍,取名为雨鹃斋。
(播放时间节点:02:35——04:52)
讲述者:1993级林洁华师姐
居住宿舍:海桐斋 红豆斋
故事背景:红豆斋和银桦斋,同时建设,楼体结构相似,以晨景花园(现风槐斋位置)为轴成对称状态,宛若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姐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如今的南门外还是一片汪洋大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紧挨海岸线的银桦和红豆就是得天独厚的海景房,窗外的风景尤其漂亮。在银桦斋和红豆斋之间,是美丽的晨景花园,当时社团或学生经常在此举办活动,不时也会有一些小型的“演唱会”上演,趣味十足。然而到了2007年,由于深大扩招,宿舍楼面临短缺的危机,晨景花园被拆除,从原址建起了一所晨景学生公寓,这所公寓就是如今的风槐斋。
(播放时间节点:05:02——06:35)
讲述者:1997级林姜迪武师兄
居住宿舍:聚翰斋 木棉斋
故事背景:1995年深圳师范专科学校并入深大,新成立师范学院,一众师院女生便落户聚翰斋,一时间,聚翰门庭若市,多有男生聚在宿舍楼下,或表白,或等候,空气中弥漫的无处不在的暧昧气息让一旁的朱槿斋宅男心里颇不是滋味儿,聚翰斋因此被戏称“聚汉斋”。
(播放时间节点:06:53——09:45)
讲述者:2001级赵崇宁师兄
居住宿舍:青松斋 朱槿斋
故事背景:青松、翠柏二斋建于1984年,曾坐落于艺术邨西面,和元平体育馆隔路相望。此二斋呈“人”字形结构,翠柏如兄长,青松似小弟。后来斋区部分“老宅”老化程度加剧准备拆除,学生在匆忙搬离宿舍之前,用相机拍下斑驳的外墙、宿舍一角的绿色酒瓶以及琐碎的日常生活,为青松和翠柏留下了最后的印迹。当时的青松斋,楼体外墙上书写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你拆或不拆,我就在这里。”成为每个青松人和翠柏人的一个烙印。
诚挚感谢师兄师姐们接受采访
为我们讲述深大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