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3日上午,档案馆在408会议室开展第十九期党史学习教育。本次会议由档案馆支部书记陈洪静主持,在馆工作人员共同收看了《百年党史中的红色经典》党史公开课之《“老三篇”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和《<论十大关系>: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党校公开课”是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科研部、报刊社、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联合打造的系列网络公开课,旨在请党校中青年教师围绕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通俗的语言、活泼的形式对党的理论进行解读,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媒体融合手段搭建知识分享的崭新平台。第二季“党校公开课”聚焦“百年党史中的红色经典”这一主题,邀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10位青年教师跨越时空、解读经典,用鲜活的故事表达与生动的价值阐述,展现党在关键历史时刻所经历的思想变迁。
学习会上,档案馆与会人员首先收看学习了《“老三篇”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副教授陶元浩详细解读了“老三篇”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启示意义。“老三篇”是对毛主席所写《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和《愚公移山》三篇经典文献的一个统称,分别发表于1939年12月、1944年9月、1945年6月。在全面抗战的艰苦环境之下,“老三篇”为全国军民树立了三个学习的榜样:白求恩、张思德、愚公。它凝聚了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理想的希冀,所体现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怕牺牲奋斗到底的愚公移山精神,深刻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

随后,与会人员收看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徐浩然带来的《<论十大关系>: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专题报告。《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同志1956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进一步阐述了十大关系。随后在党内高级干部中传达。“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毛泽东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论十大关系》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的若干新方针,标志着我们党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区别于苏联的新的重要认识,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作用。
档案馆与会人员认真收看了专题讲解,深深体会党代表人民利益,根植于人民,贯穿于我们党百年发展的历史逻辑,从而清晰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和立场所在,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档案馆支部)